榜样!日照新增五位“山东好人”

  近日

  省文明办公布第128期“山东好人”

  我市共有5人入选!

  他们分别是:

  “助人为乐”丁兆志

  “见义勇为”岚山区渔民(集体)

  “敬业奉献”迟玉朋

  “孝老爱亲”崔金霞

  丁兆志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水木头村村民

  留给人间一抹光明

  他当过兵,干过乡村教师,做过电工,曾冒生命危险爬上电线杆救失去知觉的同事;他十几年如一日,自掏腰包为生活困难的村民垫付电费数万元,并把这一秘密隐瞒了一辈子;在生命的最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一对眼角膜捐献了出去,将光明和最后的爱留在了人间。2022年9月29日,73岁的丁兆志告别了这个世界。

  丁兆志的二女儿丁伟回忆,小时候家里生活很困难,她想不明白,父亲是镇上的电工,工作和收入都相对稳定。但事实上,不仅父亲的工资经常不知所终,就连母亲养猪补贴家用的钱也常被他拿去,不知道干什么用。这个疑问,一直持续到父亲去世。原来,村里有部分村民因生活困难,电费不能按时缴纳。知道乡亲们的日子紧巴,家里困难,丁兆志从不开口去催,为了不拖欠国家电费,他就一直自掏腰包垫付,经过统计得知,他一共帮助70余户村民累计交了数万元电费。

  1989年,一场意外让他从此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他凭借自己的手艺一直免费帮大伙修理农用机器。“如果不能通过手艺给大家带来光明,就让我自己成为别人的光明。”检查出癌症晚期后,丁兆志觉得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便向子女提出了捐献眼角膜的意愿。

  生命的终点无法决定,生命的过程却可以选择。丁兆志用平凡的一生追寻:留给人间一抹光明。

  岚山区渔民(集体)

  鱼不要了,先救人!日照渔民海上勇救3名落水者

  10月8日晚8点左右,外省渔民詹永春的渔船在111-1海域遭遇突发状况,船体瞬间翻扣。9日凌晨6点,岚山的3艘渔船驶入事发海域。“一看有三个人落水了,当时我们心情非常着急,想着要尽一切力量把这三个落水人员救上岸。我们抓紧把马力加足,把船开到了落水人员的地方。”鲁岚渔61705船长张高回忆。发现遇险人员时,岚山的三艘渔船正在拖网作业中,人命关天的时刻,三艘渔船果断放弃价值上万元的网具和渔获,立即起锚,加大马力、全速赶往出险海域。

  “当时海上风大浪大,我们的船又比被困者的船要大,如果船速过快浪头变大很容易将被困者再次掀翻在海里,所以我们只能慢慢地靠近被困者。”鲁岚渔61011船长王金生说,待渔船靠近后,便放出拴着救生绳的救生圈和救生衣,就这样船上的船员一起努力,经过1个多小时的营救,在海上漂浮了10个小时的被困者全部被成功救起。

  “我们就是不拖网也得救人,作为一个渔民,不管什么情况下,别人有难,我们都会帮助!”王金生表示,他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黎明惊魂生死营救,驰骋风浪尽显英雄本色。危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用行动赋予了“实诚”这两个字更生动的释义。

  刘加义

  日照正山堂茶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退役军人本色不改,用诚信卖一辈子的好茶

  他坚守诚信之道,把产品当人品,把信誉当生命,坚持使用手工秤18年,坚持做口碑、守信用,为日照茶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自2010年退伍,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红茶,对日照红茶品质做一次真正的提升。

  刘加义的茶厂,从茶园管理,到原料选用,再到制茶过程,坚持有机、生态、无公害,每道工序层层严把质量关,保证了茶叶的外形条索与味道的自然本质。诚信经营,是他一直坚持的原则,如果茶品质量达不到茶叶统一出厂的标准,他宁愿把产品淘汰,也不会将就出厂。

  刘加义夫妇不断努力,夫妻俩坚持“只多不少”的实诚品质,慢慢地打开了市场的大门,生意逐渐好起来。电子秤有时候会不准,自开店以来,刘家义夫妇为了减少误差,坚持使用手工秤18年,就为了做良心、做口碑,为了把更好的产品带给日照。刘加义在做大、做优、做强自己企业的同时,也自觉承担起反哺社会的责任,在他看来这也是对茶叶的一种诚信与尊重。2018年,刘加义开始着手日照红茶产区的建立。2020年企业又栽种茶苗30亩,这带动弓山村本村村民30人就近打工。在这个物价飞速上涨的时代,刘加义夫妻坚持用一杆良心秤,把茶叶这个事业做大做好。

  迟玉朋

  原国网五莲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员工

  为了万家灯火,坚守山区30多年

  在30多年的电力服务中,默默无闻的迟玉朋已成为“专家级”电工。2022年正月的一天,松柏乡韩家口子村台区停电,抢修人员更换了电缆,检查了所有部件和接头,还是送不上电,公司紧急调迟玉朋现场“诊断”。根据现场情况和设备数值,他很快推断出故障点在分路空气开关上。按照他提供的参数更换设备,果然送电成功。不仅技术过关,他还用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他服务的区域1300多户,以老人居多,许多分内分外的事,大家都愿意找他,他也来者不拒,每天奔波在服务的道路上。他所管辖区杨家庵、蒲家洼位于大山窝里,全是上年纪的老人,很少有人会用智能手机,平时也不带手机、不接电话。收电费的时候,迟玉朋带着一包零钱,挨家挨户上门收,一趟找不到人,再去第二趟、第三趟……有时跋山涉水,其实就2秒钟帮老人家里合个闸。“农村生活就这样,相互帮衬一下,谁都有不方便的时候。”迟玉朋说。

  就这样,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点一滴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百的热情维护辖区电网的稳定运行。2022年9月,被评为“日照好人”。

  崔金霞

  五莲县仁旺村妇联主席、村委委员

  全村20多位孤寡老人的“闺女”

  2018年仁旺村设立互助养老幸福院,但却陷入管理人员空缺的困境。知晓情况后,身为五莲县汪湖镇仁旺村妇联主席、村委委员崔金霞自告奋勇做起了互助养老幸福院的专职护理员,冲在了供养特困人员的一线,她一人承担起了照顾村里20多位孤寡老人的“重担”。 蒸馒头、包饺子、白菜炖豆腐、红烧土豆……每天不重样的饭菜,让村里的孤寡老人每天都能吃上可口的热乎饭,也为他们带去了精神的慰藉。专职护理员的工作十分琐碎而繁重,但崔金霞的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每天都精神饱满。

  从幸福院下班后,崔金霞也闲不下来,走家访户也是她的日常“必修课”。每天下午,崔金霞都会到村里个个孤寡老人家里,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扫地,擦擦桌子,排查家里的安全隐患,保证每位老人的安全。与老人们亲切交流,鼓励孤寡老人们乐观生活。在崔金霞看来,帮助孤寡老人,并不仅是体力劳动的分担,更重要的是鼓舞他们的心志,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爱与关怀。

  怀着这样一颗热爱生活、关爱老人的心,崔金霞在互助养老的道路上走得愈发坚定。

  (日照文明网)